江津“千米长宴”开席 5万人品年味赏非洲风情
- T大
凤凰网重庆综合 丝路情缘,“埃”上中山;中山之美,世界共享。1月26日,第十四届江津区中山古镇“千米长宴”民俗文化活动举行。品地道农家长宴美食,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产美食,观埃及肚皮舞、非洲砍刀舞,赏“打盆”顶缸等民间绝活……热情好客的古镇居民摆下盛宴,与来自四面八方的5万余名游客一起热热闹闹迎新春。
一年一长宴,今年有不同。此次“千米长宴”以“丝路情缘,‘埃’上中山”为主题,搭建起中山古镇景区与埃及开罗市吉萨景区缔结友好合作关系的平台,旨在推动中山旅游走向“一带一路”,打造旅游及相关产业资讯互通、客源互送、合作互助的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大平台,扩大中山乃至重庆江津的国际影响力。
“千米长宴”活动期间,游客们不仅可以一双筷子吃遍全街,还有祈福祭祀、民俗拜年、“打盆”等绝技表演,同时增设了以唱、跳、讲故事的上菜方式情景演绎爱情主题的文化餐饮,展示富硒爱情宴的文化内涵。本次活动还通过前期的网络报名特邀金婚(50年)、玉婚(35年)、银婚(25年)、水晶婚(15年)、新婚(1年内)夫妻各1对免费品尝富硒爱情宴,见证甜蜜爱情。
当“最美小镇”遇上“埃及文明”,一场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异国的交融注定不同凡响、别具特色。当天上午10点,记者刚到中山古镇长宴路,琳琅满目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产和美食诱人至极,中外仿真动植物标本展稀奇抢眼。待来不及品尝完各种美食,“丝路情缘•‘埃’上中山”文艺演出已拉开帷幕。非洲特色舞蹈《幸福的节奏》、《埃及肚皮舞》、《转裙舞》让观众大饱眼福,而来自中山的本土原创山歌《中山情歌》、《情定中山》等让观众直呼“再来一遍”。西少林带来的武术表演《武定乾坤》、歌舞《故事中山》、《四面山水》、杂技《水韵江津》等节目则尽展江津风土人情,让人叹为观止。
看罢“视觉盛宴”,又享“舌尖中山”。赶到中山古镇老街时,窄窄的青石板上早已人声鼎沸。家家户户门口挂起喜庆的红灯笼,老商铺门口摆满了米酒、烤糍粑、烟熏豆腐……好客的老街居民事先预备的880多张席桌在老街的屋檐下一字摆开,一眼望不到尽头。
“开宴啰!”在传统的祭祀祈福仪式后,“千米长宴”正式开席。1100多米长的老街顿时香气四溢,人声喧哗。身着红色对襟外套,光脚穿着草鞋的61岁老人杨光祥展现了他的绝活——“打盆上菜”。只见他将9份热气腾腾的菜肴盛放在了一个长约2米、宽约20厘米的木托盆里,顶在头上,飞快地穿梭于席间,为大家上菜添饭,利落的身手赢得席间一片叫好。
据介绍,“千米长宴”系中山古镇传统民俗,最早源于宋朝。每逢重大的民俗节日,在古镇的商贩、游人、挑夫、力汉等因为离家较远而暂时不能赶回家中,古镇居民就沿街设宴,为他们免费提供吃住。由于古镇街道长度超过千米,“千米长宴”由此得名。
“去年,中山古镇与意大利马尔凯•格拉达拉镇缔结友好合作关系,打开了两地友好合作新局面。如今,随着大四面山旅游圈的日趋成熟,我们正着力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尝试‘乡村古庄园’旅游形态建设。”中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山古镇旅游也开始从“过境游”逐渐转变为“过夜游”。数据显示,2018年中山镇实现年游客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617亿元,同比增长10.3%和10.8%。